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 离开余家大院

离开余家大院

    响马走后,余家大院里又恢复如常。门外咚咚的敲着鼓,提醒孝子贤孙有人前来吊唁。唱班重新登台,咿呀开唱。余家的两位儿媳妇,转身便忘掉了了刚刚的不快,投入到卖力的表演当中。

    只是余准刚穿过来,眼前的发生的故事来不及消化理解,傻站在哪里。余准也大概齐的猜到整个自己的身份了,“我爹是余长贵,刚被响马抓走,是余家的长工。我是长子,刚才哭出声来的是我弟弟,余准成。噢,我在这一世叫余准行。准行?准成?名字起得真够方言的。响马是来寻仇的,有人杀了他的兄弟,只是到底是谁杀了他的兄弟?大当家的老婆和二当家的老婆各执一词,肯定有人在说谎。还有这余家的老太太是怎么死的?卧槽,不是让我穿越过来当柯南的吧?”

    余准就这么傻怔在哪里,胡思乱想着。

    余家大当家的突然走过来,“准行,带着你弟弟回去吧。好好待着,莫要去寻你爹。”

    大当家的招手跑过来一个老妈子,示意她把这两个孩子送回去。

    老妈子领着余准成,带着我走出余家大院。

    “来来,把这孝衣脱了吧。穿回去不吉利。”老妈子一边领我们出门一边指挥我们脱掉孝衣。

    “看什么看,好事!”老妈子拉着余准兄弟二人穿过前来吊唁,或者是前来看出殡的人群。

    “啧啧啧,可怜了这两个孩子。”老妈子管不住众人的嘴,自己却也和人群一样感慨。

    乡土生活中最重要人群聚会莫过于红白喜事了,来来去去都是热热闹闹。这附近十里八乡闲着无事的妇孺,都会前来凑热闹,听听神戏,点评点评哪房儿媳妇哭得敞亮。同样一些买小玩意儿、小零嘴的商贩子都会推着小车来到此处,所得铜板不比集市要差。余准的弟弟终归还是小孩儿,哭过之后望着路边吹糖人的便走不动道了。

    这做糖人营生,余准是见过的,吹糖人确实第一次见。只见卖糖人的老头身前立着一节小柜子,柜子上面插着各式各样的糖人,老头从嘟嘟冒泡的锅里盛出糖置于柜子上,嘴里含着一根细长的铜管插入糖中,轻轻一吹,双手上下翻动,只一瞬间就变出一个或马或兔的糖人。

    老妈子无奈的摇摇头把余准的弟弟领到糖人摊前,“几多钱一个?”

    “一文三个。”,糖人老头笑脸相迎。

    老妈子扔给老头一文钱,挑了三匹糖马。

    “我要兔兔!”余准成的看到糖马,双眼放光,双手扭着衣角害羞起来。

    “傻呀你,马比兔子大!”老妈子不由分说塞给余准成俩糖人,另一个递给了余准。

    “啊,谢谢!”余准结果糖人竟有些愣怔。眼前的这个老妈子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见到妈妈,见我没有回家,老妈不知道要担心成什么样子。

    余准想着突然觉得鼻子一酸,低头不语。

    “哎!”老妈子叹了一口气,暗地里摇头。

    出了余家大院,秋日的黄河流域,一览无余。火红的高粱、金黄的谷子、白花花的棉花,随风晃动。蔚蓝高原的苍穹,云卷与舒,在未来的世界里这种古典的乡村生活将荡然无存。

    张秋镇地处三省交界,是京杭大运河、金堤河、黄河的交汇处,镇内水网繁密,水运堪比南方水乡。张秋镇夹运河而城,旧为贡道之通渠,实扼南北之咽喉,襟带济汶,控引江湖,盖鲁齐间一重镇也。古云“南有苏杭,北有临张”,张秋自古便是繁华殷实之地。

    余准的家就在张秋镇外约莫三华里,三间平凡朴实的土房屋,院墙已经残破,院子里收拾的还算干净,一株枣树下放着一顶石磨,四五只土鸡正在树下啄食着地上的落枣。黄色的土狗懒洋洋的趴在院子里,瘦骨嶙峋。院子的地上堆着刚刚收获的谷物和棉花。整个家中值钱的物品,恐怕便是院子西南角窝棚下的一头老黄牛了,长大这嘴反复咀嚼着高粱秸秆。巫医觉醒http://www.mibaoge.com/0_2/  首发起点中文,作者:一代仙侠,笔趣阁正在更新中,欢迎阅读。

(https://www.mbaoge.cc/1_1420/6884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