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 播种(一)

播种(一)

    小麦是黄河流域最重要的粮食产物,关乎每个小农家庭的命脉,所以小麦的播种在众多谷物中也是最细致最讲究的。田地的计量单位--亩是中国人独特的发明,传说最早是起源于夏商时期的井田制。每亩地换算成面积为666.667平方米。余准家有五亩地也就是有三千三百多平米。

    余准家的地也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不知道余家大院的两个兄弟为何要出如此高的价格收购。五亩地,长方形,地垄清晰笔直,两头皆有蓄水池,旱涝都有保障,在明朝这样的年岁里,有几亩上等的好田比什么都强。

    余家的田地正飘着奇怪的味道,还有豆饼的清香,还有牛粪人粪的味道,混杂在一起。这是一种古老的施肥方法,乡下每家每户的院外都有一堆看似怪异的土堆,是由平日里的人畜的粪便,生火做饭的灶灰,还有一些作物的秸秆,谷物蜕皮之后的糠芯,堆积在一起发酵而成的有机肥。这是农耕时代重要的化肥。

    余准推着独轮车,在田地里每约十多米,便卸下一车有机肥。余准成拿着簸箕将榨油剩下的豆饼,在每个有机肥旁倒上一些。豆饼拍碎和其他有机肥混掺均匀。

    这是种植小麦前的施底肥工作,等到整个田地的放满一堆堆的有机肥时。余准便用铁锨将这些化肥均匀的撒在地里。做完这些工作时天蒙蒙亮起,田地里飘着淡淡的雾气混杂着奇怪的味道。

    “好了,回家吃饭。”做完这些工作余准长出一口气,看来也累坏了。

    “不行,哥哥,这个时候田地里有露水,土地正好松软,我们要抓紧耕田了。”弟弟指挥着哥哥,颇有些耕田达人的意味。

    “啊~就不能歇一歇啊。”余准叫苦不迭。

    “那可不行,田地里的事情就是如此,要赶时间,和天气赛跑。稍稍一晚天气细微的变化都会影响收成。”余准成十分认真的说。

    “那也得先吃啊,不吃饭我没力气干活啊!”余准有些不情愿。

    “嗯,行吧。”弟弟也有些心疼哥哥,思索了一下便答应道。

    余准推着小推车,弟弟蹲在车里。两人沿着乡间小路回家。

    刚回到家中,余准便发现佳佳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呢。

    “你怎么来了?”余准颇有些惊讶。

    “我早上去田里给爹爹送饭,看到你俩也在田干活呢。想着你俩应该也没吃饭,这不,我就跑过来给你们简单做了点。我正打算做好就给你们送过去呢,你们咋就回来了,地里的活做完了?”佳佳一边忙碌着一边说道。

    “没有,哥哥累了,说要回来吃饭。”余准成快人快语。

    “好,先吃饭。也不着急这一时半会的。”佳佳倒不在乎。

    农忙时的早餐十分简单,几个馒头,一盘腌制的咸菜,几枚鸡蛋,用地瓜煮的小米稀饭。

    “准备开始干吧!”刚吃过饭弟弟便催促哥哥动身。

    “走!”余准支起身体,心中叫苦,想着这田地里的农活果然不轻松,真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啊。

    院子里余准成将剩下的饭菜和粥添上水,满满的一大桶提到牛的面前,老黄牛把头伸进桶里,只看见脖子处上下滚动,咚咚咚的一口气喝完了满满一大桶泔水。

    “今天全指望你出力气了,老牛伙计。”余准成一边抚摸着牛的犄角一边充满敬意的说道。

    “它能听懂你说话吗?”余准和弟弟开着玩笑。

    “当然能,都说牛脾气牛脾气,咱们家的牛可一点都没脾气,干活很卖力的。”余准成骄傲的说道。

    “要是如此,那我也要和它说上两句恭维的话,哈哈”余准也走过去抚摸着牛头说道。

    “好了,走,你去搬耕犁吧。”

    “耕犁,什么鬼?”余准心里想着自己没见过这东西啊。

    余准隐约想起小时候爷爷曾经说起过,古人耕地用的是曲辕犁。这是这曲辕犁长什么样子,余准真心没见过。

    弟弟看到哥哥余准在发愣,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叹了口气,指着墙角边的一件奇怪的农具说:“喏,就是这个了。”

    说这东西奇怪是因为,这东西确实长相太神奇了,难以用言语描述。曲辕犁结构复杂,据说有十一个部件组成,是我国农业的一大发明。一根往外弯曲的拱形扶手,底部链接着平整的一块成菱形的犁床,犁床的头部是一块铁质的犁铲用于划开田地。犁床的上部,在扶手的根部有一根先前延伸的支撑柱,支撑住的前端有一块铁质的梯形的犁壁,在犁铲的上部。一根竖起的支撑住连接着底部的犁床,顶部连接着一根向内弯曲的流线型的犁辕,犁辕的一头是一套鞍锁。鞍锁是用来套在耕牛身上的。整个曲辕犁造型曲线优美非常好看。

    余准一阵啧啧称奇,扛起犁跟在余准成的身后向田地里走去。巫医觉醒http://www.mibaoge.com/0_2/  首发起点中文,作者:一代仙侠,笔趣阁正在更新中,欢迎阅读。

(https://www.mbaoge.cc/1_1420/6886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