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又明末 > 第十三章 清廷立幼主(一)

第十三章  清廷立幼主(一)

    索尼等人退出大殿,局势稍稍有所缓和,济尔哈朗回头与众人商议道:“诸位,现在这形式紧迫,不拿出个结果,恐要生出事端啊。”

    “王爷不是都说了吗,皇子即位,肃亲王承继大统合情合理,不用再商讨了吧。”谭泰起身应道。

    “肃亲王已经推辞掉了,再说若不是使他反复无常,哪来如此事端。这样的品行,怎能继承大统!”多铎极力反驳。

    “此话倒不错,”济尔哈朗点头说道:“肃亲王鲁莽急躁,不顾大局险些酿成大祸。可是剩下的皇子不是碌碌无为,便是年级幼小,怕是无人可担大任那。”

    “诸位王爷,听我一言如何?”阿达礼起身问道。

    “哎,都这个时候了,有主意就讲。”多铎没好气的应道。

    “诸位王爷,现如今当务之急是平衡各旗意见,以免生出事端。按现在的势头看不立皇子,我等是走不出这崇政殿了。立皇子肃亲王乃是首选,若难以达成一致,可另选一位各旗都能接受的皇子,不必考虑功勋、威望,总之先度过眼下的难关才是要急那。”阿达礼就现在的局势,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皇子之中,除了肃亲王,谁人可担当大任!”谭泰不满的说道。

    “皇子众多,总能选出一个,若由豪格继承皇位,我们在场诸位怕是要兵戎相见了!”阿达礼瞟了一眼多铎,对谭泰说道。

    多尔衮听着二人的争执,盘算起来,按现在的形势,阿达礼的提议是最好的方案。多尔衮在来之前本就对自己当皇帝就没有十足的把握,索尼等人如此一闹更是难上加难。既然自己当不上,也绝不能让豪格登上皇帝宝座,那其余的皇子,立谁对自己最有利哪?多尔衮突然想到一个女人,一个即将改变大清命运的女人!

    多尔衮想到的这个女人就是博尔济吉特.木布泰。她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天命十年嫁给了皇太极为侧福晋,后封为庄妃,生有皇九子福临。

    在代善召集诸王公议事之前,诸王四处活动,或是结党推举新主以图来日富贵,或是为自己继统登基制造声势。多尔衮也不例外,不但与诸王公大臣往来频繁,还不时到后宫察看大丧事务。

    这一日,多尔衮来到清宁宫给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请安。这哲哲本就是端庄稳重之人加之有没有子嗣,所以对前朝继统之事并不多言。叔嫂二人见礼之后,二人只谈论了宫内近况,又寒暄了几句,多尔衮便起身告辞。

    多尔衮出了清宁宫,准备回府,行至半路便听到一声女子的轻唤“王爷留步。”

    多尔衮停住脚步,转身望去,见一女子急行几步来到近前,深深施礼:“奴婢见过王爷”。多尔衮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女子,只见她衣着朴素大方,婉约动人,眉眼看着有些眼生,便问道:“你是何人,唤本王何事啊?”

    “回禀王爷,”女子答道,“奴婢是庄妃娘娘的婢女,奉娘娘之命来请王爷到永福宫议事。”

    庄妃,多尔衮心中默念这个名字,这个庄妃本是皇后哲哲的侄女,在皇太极迎娶之时见过一面,之后虽在宫中见过几面,却并不熟悉。今日,为何请我议事那?虽然多尔衮心中有些疑虑,但还是随着婢女的引领来到永福宫。

    多尔衮刚进宫门,就看到庄妃身着素服,暗自垂泪,小福临在一旁也面露哀容,依偎在母亲身旁。多尔衮见状上前行礼并宽慰道:“臣弟给皇嫂请安,皇兄龙御归天,还请皇嫂节哀。”

    “哦,睿亲王何须多礼,快快请起。”庄妃轻拭眼角,并推了推依偎在身边的小福临:“福临,快去见过你九叔。”

    小福临来到多尔衮面前,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侄儿福临见过九叔,给九叔请安。”

    “好,好,快起来吧。”多尔衮笑着扶起福临。

    见礼之后,三人分宾主落座。庄妃又擦了擦眼角说道:“皇上大行之日,泪已哭干,今日之哀本不为皇上。”

    “那皇嫂愁眉不展,暗自哀伤所为何事?”多尔衮不解的问道。

    “哎”庄妃叹了口气,回道:“我朝不久便要大祸临头,我们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岂能不哀伤悲痛啊。今日听闻王爷入宫给皇后请安,特请王爷前来为我母子寻一后路啊。”

    “我朝有什么祸事临头啊,本王却不知晓,不知皇嫂此言何意啊?”多尔衮听得一头雾水,不由得要问个究竟。

    庄妃轻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痕,回道:“如此大事王爷怎会不知,先皇大行之日未留遗照,皇位继统之争就在眼前,到那时兵戎相见手足相残、叔侄争斗,太祖基业毁于旦夕,岂不是祸事临头啊!”

    “哈哈哈哈,”多尔衮笑道,“前几日礼亲王就召集诸王提过此事,等皇兄的大丧之事理出头绪,便会与诸王合议共推新主,如今我大清诸王齐心,岂能兵戎相见,皇嫂多虑了。”

    “呵呵”庄妃轻笑了一下,“本宫虽久居深宫,朝中之事却也有所耳闻。若真是诸王一心,为何几次商讨均无结果?这几日,诸王无不四处奔走,联络群臣,更有甚者,暗中调动兵丁图谋不轨,我大清已危如累卵一般!”

    庄妃这些话直中要害,多尔衮眉头微皱一时说不出话来。这几日,诸王为了此事私结党羽,联络朝中要员。豪格更是将两黄旗精锐调回盛京,而多铎也在暗中布置人马,这些多尔衮都一清二楚。可这个庄妃身居后宫深闺,却对朝堂之事,了如指掌,着实不简单那。

    多尔衮思索片刻,脸色一沉对庄妃说道:“皇位之事,事关重大,意见不一,略有争执不足为怪,我等定会安排妥当不劳皇嫂费心。皇嫂身为妃位,断不可违了祖制啊!”

    “太祖开国定制,后妃不得干政,前朝之事本宫无心干预,只求王爷指条生路。”庄妃早就料到多尔衮会祖制说事,话题一转避开了多尔衮的指责。

    “皇嫂,此话言重了吧。何人登得大宝,皇嫂都可安居永福宫,侄儿福临也少不了王公贝勒之位。母子二人,享不尽一生荣华,何来性命之忧啊?”

    庄妃哀叹道:“若真如王爷所言,倒真是我母子的造化了。只怕唐宗玄武之事、宋祖斧烛之祸,重现在我母子身上!”

    庄妃说的都是,弟夺兄位,并将侄儿斩尽杀绝的典故,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将李建民之子承道、承德、承训、承明、承义及李元吉之子承业、承鸾、承奖、承裕、承度,一并诛杀。而宋太祖暴亡时,太宗赵光义夺位继统,后将宋祖长子赵德昭问罪,迫其自杀,宋祖次子赵德芳也在二十三岁时,无疾暴毙。

    多尔衮掌管吏部汉家史籍也略知一二,这两个典故怎能不知。多尔衮此时心中已明,庄妃这话就是暗指多尔衮与多铎等人要夺宫篡位,血洗皇城,重演玄武之事。此番请自己入宫,是给自己提醒来了。

    “哼”多尔衮哼了一声,起身说道:“皇嫂有此顾虑便可直说,何苦绕这么大个圈子!小弟今日便跟皇嫂把话挑明了。若小弟真有鸿福登上帝位,将视先皇之子如亲生一般;若旁人登得大宝,小弟便会尽忠效命不生二心;若背此言,乱箭穿身葬身郊野!”

    “王爷何须如此!”庄妃见多尔衮有些怒气,起身劝道:“方才言语有失还请王爷见谅。王爷有此心志,真乃大清之福。不过,还有一事要给王爷提个醒,不知当讲否。”

    “皇嫂但讲无妨。”多尔衮见庄妃如此,也缓缓了语气。

    庄妃徐徐说道:“只怕皇叔无伤人之心,皇侄却有害人之意。肃亲王豪格为人鲁莽刻薄,心胸狭窄。如若此人登基,我母子还在其次,恐王爷有性命之忧;若王爷与其相争,黄白两旗交恶,恐大清朝有灭顶之灾。”

    “皇嫂今日请小弟来,口口声声说为了你母子安危。可说来说去却是打探前朝之事,小弟近日诸事繁忙,若无他事,小弟且先告退!”多尔衮见庄妃围着继统之事绕个没玩,欲转身离去。

    庄妃见多尔衮要走,一时情急上前拽住多尔衮衣襟说道:“王爷留步,若被臣妾不幸言中,王爷当如何处之?”

    “诸王合议之时,无论何人登基,我必尽人臣之事,宁死不会断送父兄奠定之基业!”说完,多尔衮一甩衣袖向宫门走去。

    “王爷,二虎相争,必有所伤,若相持不下,我儿福临乃为首选。他日,若小儿登基必视王爷如生父一般!”庄妃见多尔衮执意要走,便直截了当的说出了心声。

    多尔衮顿了一下,听完庄妃的话之后,思索着走出了永福宫……

    “九哥,九哥!”多铎在耳边低声呼唤,将多尔衮的思绪拉了回来,“事到如今,不如拼了!l正白旗早就在皇城外待命,不如我密调入宫,力保哥哥登基!”

    “不可!豪格早有准备,若真要动起手来,两败俱伤我大清基业岂不毁于一旦。”多尔衮低声回道。

    “那就这么将皇位拱手让与他人!”多铎不忿道。

    “你放心,这皇位绝轮不到豪格的头上!”多尔衮微微笑了笑,自信的说道!巫医觉醒http://www.mibaoge.com/0_2/  首发起点中文,作者:一代仙侠,笔趣阁正在更新中,欢迎阅读。

(https://www.mbaoge.cc/2_2351/8614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