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殇之涅盘 > 第5章 唐军入蜀

在此之前,众人一直认为是在为郑博文打工,他就是老板。然而今日他宣布此事后,人们才恍然领悟,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的确是为了特区,而非为了某个人。
  众人交头接耳地议论着,郑博文没有吭声,静静凝视着众人。
  待众人稍作安静后,他接着说道:“我没了家产,就只能领薪水了。”说完轻松地笑了笑。
  芯儿的目光始终停留在自己的哥哥身上,苗常儒看向她,许久之后开口道:“江南的事情就依照特区安排办理,我代表苗家放弃所有盈利,盈利部分全部归特区所有。”
  众人再度喧哗起来,郑博文听完也愣了一下,稍后便站起身,朝苗常儒伸出手去。苗常儒也伸出手,两人握住彼此的手,郑博文说道:“感激常儒兄的大义之举。”
  苗常儒摇头说道:“主公才是有大义,我不过是追随主公罢了。”
  大厅中响起热烈的掌声,此乃郑博文为特区带来的新习惯。
  芯儿的眼中闪烁着丝丝泪光,她迅速来到苗常儒跟前,伸手抱住他的脖子说道:“我就知道阿兄是好样的。”
  苗常儒赶忙将她推开,说道:“都这么大了,还这副模样成何体统。”
  芯儿含着泪笑着望向哥哥。
  众人继续商讨着应对之策,最终决定暂时将商品分配给徐家,待危机过去后再做筹划。
  消息迅速传至吴国李存如处,他随即赶赴徐知询府邸,将特区的回复告知了徐知询。
  徐知询非常满意,并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愿。
  通过大和钧的联络,特区迅速与高丽建立了贸易往来,随后百济、新罗也达成了合作意向。
  为了研制单基无烟火药,郑博文继续在乔三实验室进行研究。虽有资料作为支撑,但要制作出来仍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单基无烟火药以硝酸纤维素为基础,其中硝化棉的占比应在  94-96%,含氮量不应低于  12%,其余成分包括胶化剂醇醚溶剂、安定剂二苯胺、水和石墨。
  硝化棉火药,是借助乙醇和乙醚混合溶液令硝化棉溶解并胶化而制成的胶质火药。硝化棉燃烧速度极快,能产生高温高压,可充当炸药的原料,是枪炮常用的发射药。
  乙醇也就是酒精,特区现今的酒精生产已步入正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制作乙醚。但在此环节出现了问题,因为乙醚的制作需将温度控制在  140℃,而温度超过  100℃的温度计还未研制出来。
  为确定温度,首先得找到在  140℃时便溶解的物质,亚硝酸银正是这种物质。制备亚硝酸银需将硝酸银与亚硫酸钠混合,然后在低温下加热搅拌,直至反应完成。
  硝酸银可通过银和硝酸反应生成。亚硫酸钠的传统生产方法是二氧化硫-纯碱法。该方法是通过将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再让其与纯碱和烧碱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最后经中和、浓缩干燥得到成品。
  制作乙醚是将乙醇与浓硫酸化合物加热至  140℃,进行脱水而成。把反应所需材料放入亚硝酸银溶液中保持温度,即可制成。
  由此还顺便生产出手术所需的麻醉药物。
  只是这整个过程耗时长达数月,直到棉花收获后,所有试验才全部完成。
  七月,河阳、滑州、陕州的黄河决堤,许州洪水入城。
  大量难民四处逃窜,特区所建的流民营刚结束灾民安置工作,便又涌入大量难民,且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望着幽州城门紧闭,武珏眉头紧皱,她让军士指挥流民有序进入流民营,并继续施粥赈济。
  为应对众多流民,郑博文命令武珏从流民中招募士兵,让秀兰安排有能力的人加入各项工作。
  前期将契丹俘虏遣送回去后,劳动力暂时短缺。如今因新生力量的加入,城市各类建设又再度活跃起来。人们通过自身劳动,获取救命的食物,干劲十足。
  八月,凤翔、青州发大水,难民数量再度增多。所幸特区粮食储备充足,在对难民身份进行辨识并审核后,多数难民得以定居,为此新添了数十个村落,特区人口再度增加。
  九月,镇州、卫州、襄州洪水灌城,整个唐国境内陷入混乱。由于前来逃难的消息迅速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迁居到此,致使特区人口多出两倍有余。为防止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郑博文下令继续采购粮食,且苗常儒派遣更多商人前往吴越国、闽国购粮。
  十月,邺都、徐州发生大地震。
  后蜀
  十月四日,蜀主以“巡视民情”之名,率数万大军自成都出发奔往秦州。抵达汉州时,武兴节度使王承捷派人前来禀报,言唐军已攻入边境,蜀主不信,觉得此乃大臣为阻拦他前往秦州所设之计。遂传令向东行进,一路上还与大臣们吟诗赋歌,浑不在意。
  十八日,唐国先头部队在李绍琛带领下抵至蜀国威武城下,他并不将此城放在眼里,当即宣布准备攻城。
  蜀军指挥使唐景思、城使周彦站于城头见唐军摆开阵势后,战心尽失。二人相视一眼,便知晓对方所想。

  唐景思遣人前往李绍琛军前请降,得到消息的李绍琛大手一挥道“入城!”遂率领大军进入城池。
  入城后,唐景思将城市田亩账册一一呈上,经查点仅粮食便有二十万斛。
  李绍琛让人放走一名蜀军败兵,令其给各城池送信,以乱其人心,而后亦不停歇,挥兵直逼凤州。
  郭崇韬率军进入散关,有军士来报粮草所剩无多,凤翔节度使李继送来其所有粮草,却仍不够用。
  郭崇韬望着前方群山,开口道“若我等进攻无果,亦无法再回到此处,当全力一战。现今后备粮草将尽,当先取凤州,夺其粮草。”
  此言一出,诸多将领皆面面相觑,有人开口道“蜀地地势险要坚固,不可长驱直入,应探明虚实后再进兵。”
  另一人道“当下应当按兵不动,查看蜀兵动向,以定应对之策。”
  见众人意见不一,他的目光落于李愚身上。李愚为人清正、耿直、博学,且独具慧眼,郭崇韬亦对其颇为敬重。
  李愚开口道“蜀人皆痛恨蜀主荒淫无道,根本不愿为其效力。当下应当乘其人心离散,以迅疾之势,如雷霆般进击,守军必定吓破胆,纵有险阻,又有谁肯防守呢!进攻之势万不可缓。”
  此时李绍琛拿下威武的捷报传来,郭崇韬听后甚是欢喜,对李愚道:“公料敌如神,我又有何惧!”遂率军兼程而进。

(https://www.mbaoge.cc/39711_39711694/4679290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