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香江女商[六零] > 第 234 章

“除去股票房产这些固定资产,  你有多少钱?”方墨柏很好奇林薇有多少钱,股票和房产这些都不能动,  那她手上有多少属于她个人的活钱?
“我没仔细算过,  二三十亿应该是有的,”林薇修着指甲,嗯了一声,  又补充道,  “负的。”
方墨柏正感叹她财大气粗,下一秒听到最后一句,  惊道:“什么?”
林薇微笑地冲他说道:“要是算个人现金资产我现在债台高筑。”
“不是,  你那么多的公司,  我听说都是有分红的。”怎么能负债这么多?
“上市公司的确每年都有分红,  公司除去生产经营费用每年的收益都会有一部分转为分红,  分给股东和股民,  我有五家上市公司,每年的确有很大一笔分红,加上我偶尔会卖出一些股票,  所以每年的收入很高,  至少在香江是最高的。”
“那为什么还能欠这么多钱?”方墨柏更不理解了。
“我买哈兰德的时候背了五十亿的债,  这些钱正常应该以船厂的名义去贷款,  但是船厂根本不可能还得起,  只能我来还。”
哈兰德每年都在赔钱,  新柏船厂一年交付70艘船,  两三亿的收益都填不上这个窟窿,那这50亿谁来背?
肯定是她啊,不单是还债还要填哈兰德的窟窿,  林薇这些年还能还了一半,  已经算是超常发挥了。
微观实业没有上市,她全资控股,这相当于是她的钱袋子,她在市场萧条时回购了很多股票,市场回暖她逐渐释放出去,所以才会有钱填补了这些窟窿。
不过这在林薇看来是正常的。
欠钱嘛,多大个事儿啊。
赫姿这次为了收购迪奥,也一样从银行贷了不少钱。
“你欠了多少?”
突然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
听见老爸的声音,林薇心道糟了,连忙站起身,回头道:“哈哈……开玩笑呢,我好歹是香江首富,身家数百亿,怎么可能负债?”老头高血压,前些日子到美国做了个检查,身上小毛病一堆可不能再受刺激了。
“竟然……欠这么多吗?”方廉新颤颤巍巍,脸都白了。
二三十亿……这是多少钱?
一屋子装不装得下?
林薇连忙上前扶他:“不是,就是听着吓人点,我要是想还现在就能都还上,卖掉一点股票就可以了,赫姿现在市值都300亿了,您学经济的应该明白的,我的负债率不算高。”
要不是因为赫姿一直在扩张,赫姿年利润如果都用来分红,也是非常可观的一笔数字。
她现在最赚钱的公司就是赫姿,女王堡也不错,只不过市场还没做大,餐饮的利润没办法和奢侈品比,但后市麦当劳的市值也是上万亿了,下一步就是打入内地市场。
香江的这三家除了和记刚刚扭亏为盈,剩下两个每年租金都不少收,只不过林薇的野心大,不会满足于当前这些。
后市九龙航业的市值在两千亿左右,和记黄埔近万亿,但现在林薇把这几个公司业务重组,当初为了收购港灯,和记黄埔的屈臣氏让林薇卖给了九龙航业,虽然最后收购没成功,但现在公司的格局变了,注定不会走后世的老路。
“不是……”话是这么说,方廉新一想到女儿欠了几十个亿,他心里就发慌,尤其是住着这么大一个别墅,每天这么多人,这要多少钱?
“哈兰德,哈兰德,不行……”方廉新知道问题出现在了哈兰德,“你跟我去书房,我们想想办法,得想办法才行。”
说着老头拄着手杖就走,脚下可快,扶着他的林薇都被拽出去了。
来到书房,方廉新就把自己整理的报纸一张张地摆出来。
“你看,现在造船业不景气,开工率低,大家都在低价抢订单,这要怎么和他们抢?”说完他看向林薇,眼底是掩饰不住的慌。
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想也知道,港英政府不会管的,这些天他一直都在想,始终无法破局,女儿怎么才能破度过这个劫?
林薇看着慌乱地来回踱步的父亲,因为帮不上女儿的忙,而感到愧疚难安。
她怔然了一会儿,似乎以前从没有人这么为她担忧过,他们都是问她怎么办?
这大概就是家人的不同。
林薇走到父亲身边,安抚道:“最难的其实都已经过去了。”
她说:“最开始的时候,没土地,没设备,没人才,周边也没有配套产业,就一个破拆卸厂,几百名员工,但现在新柏船厂的员工已经快突破两万了,人才源源不断地从大学和技校涌入进来,不算那些因为亏损被我吞并掉的,香江已经有十二家造船厂,现在连带香江的相关产业也突破7万人了,这个结果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了。”
听她这么说,方廉新更担忧了:“可是船厂如果接不到订单,要怎么养活这么多的员工?”
林薇看向桌上的报纸,走过去又一张一张地叠起来:“香江的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去低价抢订单是不利于船厂的长远发展,我收购哈兰德就是想要转换赛道,转向高附加值的船舶,巨型邮轮,豪华游轮,工程船舶以及液化天然气(LNG)船。”
她将叠好的报纸给到父亲:“珍贵的海港码头资源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几个大型船坞也已经陆续完工,现在就是等米下锅。”
林薇很早就开始组建人才队伍,以孙沐茵为首的船舶工程师,去年开始着手攻坚LNG船,升级焊接技术,同时林薇也在试图收购Gaztransport公司和Techniga公司,这两家公司在63年的时候分别研发出殷瓦钢技术和薄模型液维护系统,这些都是LNG船的关键技术。
“液化天然气船?”这个方廉新没有听说过。
方廉新没听过是正常的,LNG船还没流行开,全球现在总共不到30艘,现在海运运输的能源主要是石油,不是天然气,当下这个环境,LNG船的成本太高,技术不够成熟,大家认为没有必要,两家公司现在根本接不到LNG船的订单,78年到现在他们一个订单都没接到,并且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如此,这个数字会超过十年。
LNG船要到九十年代才会流行开,这时候他们根本拿不到订单。
可一旦进入九十年代,属于他们的辉煌就到来了,要知道这两家公司合并成的法国GTT公司在后世垄断了40多年的专利技术,中韩两国的LNG订单的主要利润都给了这家公司。
这家公司有多恐怖呢,市场份额超过90%,利润率接近60%,人均产值72万欧元,非常典型的高科技公司,技术壁垒厚到让他们垄断了40多年的专利技术,且在后世也没有完全攻克。虽然我国也研究出殷瓦钢,但技术粗糙,客户信任度不高,在国际市场没有竞争优势。
“造船业是有周期性的,必须把低谷期算进去,五年也好,十年也好,活过去才能有未来,而新柏船厂的未来是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
下一个造船黄金周期是九十年代,这十年日韩开始搏杀,中国才开始崛起。
她要做的是就是这十年在日韩的夹缝中攻坚高技术。
造船业三大明珠,除航母外的巨型邮轮和LNG船她都要拿到手里。
这是她给国家准备的礼物,既然要送就送最好的。
“可是这要多少花费?”方廉新虽然没有实战经验,但也知道高科技伴随的是高成本,女儿未来要投入多少?
他拿着报纸,手上的力度始终不能卸下来。
“我也会赚钱的,”林薇安慰道,“新柏船厂现在不缺订单,香江是世界船运中心,新柏船厂本身就有优势,劳动力成本也不比日韩高,他们能造的船我们大多也都能造,等拿到哈兰德的专利技术后,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就算打不过日韩,吃上饭总没问题。”
至于哈兰德,锅都备好了,他们现在就只有一个价值。
她这次回来是想要多陪家里人一段时间,接下来她就要常驻英国一段时间了。
听林薇这么说,方廉新的心稍稍放下不少:“你心里有数就好,有数就行。”
他在原地转了转,像是终于想起来什么,然后看向林薇:“我和你.妈准备回羊城了。”
什么?
林薇表情一怔。
“我就是过来看看,现在你和你哥都安定下来,我们也放心了,也该回去了,回去见我们那些老朋友。”
林薇感觉心口一空,连忙道:“不是,你们要不要再等等,我很快的,等我处理好哈兰德,然后再……我就和你们一起回内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地。”
她不知道怎么劝,她确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处理完哈兰德她还有别的事情,公司短时间不能将重心转移,但是她不想让父母走。
方廉新摆摆手:“不碍事的,现在放开了,来回也方便,我们会常来看你们的”
林薇眼睛泛酸,她笑:“怎么是你们看我,肯定是我回去看你们啊,爸,你等我,我很快的。”
方廉新欣慰地笑了笑,他将报纸重新收起来,碎碎念道:“等我们走了,你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我和你.妈不会再插手你的事情了,你长大了,我们却总把你当成孩子。”
林薇擦去颊边的眼泪,在父亲转过身的时候,重新露出笑容:“人哪有那么快就长大,我和哥哥永远都需要你们,你们千万千万要保重好身体。”
方廉新乐呵呵地道:“傻丫头,我和你.妈一定要长命百岁的,人哪里那么容易活够的,常常都是恨不得再年少一次。”
“我知道,”林薇闭上眼,“我知道的。”
几天后,林薇他们将两夫妻送上了船,林薇给他们装了满满一大船的东西,还有家庭医生、保姆、厨子都带上了,要不是老两口反对的厉害,她还要把别墅的人都给他们带回去。
林薇从内地回来的时候,就着手叫人修葺羊城的老洋房,回去他们就可以住上新的洋房,这一次很简单,她不用像上一世搞那么一大堆手续了。
她知道父母早晚要回去的,但心里还是不舍,重逢的日子太短,她又四处去跑,没能在他们身边多陪伴些日子。
方墨柏始终没有说话,要开船的时候,他忍不住上前,结果被林薇拉住:“哥,不要像上次一样了,这次不一样的,周末你可以随时回去的,不要太难过,再也没人能把我们一家分开了。”
方墨柏说不出话来,心跳很快,他在出汗,他满脑子都是十多年前那场分离,也是这样的一个晴朗的日子,他和父母告别,然后就不能再见,无力又悲伤的情绪将他淹没。
“不要担心,这周末你就可以回去看他们。”罗佳桐安慰道。
她也没有回去,林薇给她安排到了丽的电视台学习,现在不叫丽的,已经改名叫GBA电视台,杨台长他们最早商量的是改名为亚洲电视,结果林薇说尾大不掉,取得这么响亮不见得是好事儿,不如就叫粤港澳大湾区电视台,缩写GBA,他们觉得好像也对,毕竟是粤语电视台,这样收视群体很有针对性。
“我们走吧,时间快到了。”一旁的吴铭说道。
林薇看向宋晔。
“去吧,我会去看你的。”宋晔说。
方墨柏却突然抓住林薇的手:“我不能和你一起去吗?”
这次孙沐茵他们都要和林薇一起去英国,但因为方墨柏的职位够不上,就没有安排进去,再加上……
“那你周末还怎么回去看爸妈?”林薇问。
方墨柏擦了一把脸:“你说的对,我不想像上次一样了,总要做点成绩出来,不然就算一直留在他们身边也没什么用。”
林薇笑道:“好,你和我一起去。”
方廉新看着逐渐远去的大厦楼宇,他忍不住问妻子:“我们还追得上吗?”
林涵芝愣了愣。
“外面已经变成这个模样了,本来就有差距,失去了最好的十年,我们还能追赶得上吗?”
香江人均GDP去年就已经超过4500美元,美国是1.1万,可内地只有170美元,这个差距我们真的能赶得上吗?
他出来一趟,到处都是他没见过的高科技,尤其是美国,那些先进的医疗设备,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乡下人”,什么都没见过。
听明白他的话,林涵芝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要相信这些年轻人,未来在他们身上。”
方廉新极目远眺,天边的阳光正好:“我能等到那一天吗?”
……
林薇带着自己的人进入哈兰德的管理层,首先他们要了解英国的法律,以及工会的运作模式,不然可能刚开始改革员工就开始搞罢工。
好在可以从温佳月这里借鉴经验。
制定好计划,林薇就对哈兰德开始下手了,她将哈兰德冗杂的部门进行拆分,然后卖给了她在香江的一家公司。
开始的时候,哈兰德其他管理层没太注意,因为林薇之前也是这么处理迪奥的,事实证明都能盘活,对于这一点他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毕竟哈兰德一直在赔钱了,有些改革是必要的。
两年间,哈兰德的产业一再削减,工人不断减少,林薇根据手持订单量以及新承接订单量调整产能,终于将哈兰德的亏损止住了。
可不等他们庆祝喜悦,发现船厂的员工已经削减到了两万多人,而买下其他部门的那家公司正在进行破产清算
他们找到林薇问清楚为什么。
林薇从座椅上转过身,一脸惊讶地看向他们:“破产了,我不知道啊。”
“你的公司你敢说不知道?”鲍德斯露出愤怒的表情。
林薇看着他出离愤怒的模样,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她要的就是这个表情,难以置信,一副被欺骗的模样。
她花了上百亿,被折磨了5年,每天都要被这些人挑剔干预,得寸进尺地提着各种没有道理的要求,现在终于能把这口气顺下来了。
“可是我早就把这个公司卖了啊,你们不知道吗?”林薇反问。
“我们怎么可能会知道!”那是香江的公司,私下做些什么他们根本不可能不知道,鲍德斯怒不可遏,不明白林薇为什么可以这么理直气壮,“你为什么要卖掉公司?”
“你知道我因为哈兰德背了多少债吗?”林薇又是一个反问句。
“……可是你明明答应要善待他们。”
“我难道不够善待他们?不做事都还开工资给他们,可是我没钱了啊,那能怎么办?”
“你是故意的!”
林薇摊手:“你要是这么想,我也是没有办法。”

(https://www.mbaoge.cc/47094_47094678/4679277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