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红楼之女侠薛姨妈 >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开祠堂毕竟是大事,所以薛家老爷再开祠堂将王子胧的名字记在族谱上的时候,薛家的族人都来了。

        薛家的族人都在金陵,所以过来一趟倒也不是多么难,只是人家毕竟来了一趟,吃饭什么的是必须的。

        王子胧作为这次的“主角”,在后院里陪着自己的婆婆招呼薛家族人的夫人们,因王子胧出身高贵,所以她虽然辈分小,又是新媳妇,倒也没有人敢欺负她的。

        没听说王家的嫡长子心疼妹妹,送妹妹过来出嫁之后直接留在了金陵,就近照顾妹妹。

        这——就算是她们心里有什么想法,在人家亲哥哥还留在这里的时候,她们也不会做什么的。

        而王子胧也借着这次机会将想要办族学的事情说了。

        “族学?”

        要说这些夫人们对办族学——其实内心并没有太大的感触,或者说她们身处的环境决定了她们的眼界,所以对于族学什么的——她们是真的没有太多的想法。

        但是王子胧还是很详细的跟她们介绍了一下族学的情况,然后故意介绍了一下日后在族学读书的孩子们若是考中了秀才什么的,日后要再怎么学习,还说了只要孩子争气,他们嫡支一定想办法也给他们族学请个进士先生来。

        而当那些夫人听说了族学里现有的两位先生都是举人,日后或许还会有进士先生——态度立刻就不同了。

        同时,前院男宾那边,薛逸也跟族人们说起了族学的事情。

        “其实办一个族学的提议一开始是我夫人提出的,而最近也都是她在忙这些事情。族学里的先生我夫人也已经请她娘家大嫂帮忙,通过沈家请了两位举人先生过来,只等着族学办起来,两位先生就会过来了。”

        “两位举人先生?”

        “是的!其中一位是沈家的族人,各位叔伯都可以放心,为了请这两位先生,沈家也是下了功夫的。两位先生都同意日后在我们薛家的族学坐馆,日后只要我们薛家族学这边不出什么问题,他们是不会轻易离开的。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日后两位先生会突然去参加会试什么的就这么离开了。”

        读书人谁不想往上考的,但是读书真的是花费不小的一件事情,虽说举人名下可以有二十亩田地免税,但是他们一大家子也是要吃饭穿衣的。

        然后平日里再跟同窗什么的交际一下,或者是参加个文会给自己打个名声什么的,这些都要花钱。

        最后笔墨纸砚要银子,想要买本书什么的也是要银子,总之,生活之中处处都离不开银子。

        所以那二十亩田地的免税——真的不算什么了。

        因此,不少举人也是会出来坐馆教导学生,只是他们自己还想要往上考的,一般能够教个两年就算是极限了,毕竟第三年他们还要赶京城去参加会试。

        如此之前别他们教导的学生就倒霉了——不说要从新找个先生,两个先生教学的方式不同的话,他们还要重新适应。

        而现在听说他们族学要来的两位举人先生都不准备往上考了——薛家众人放心了不少。

        “我夫人的意思是,将她陪嫁中在城外的一个小庄子拿出来改成族学。为了孩子们日后能够专心的读书,平日里孩子们就在族学里读书,晚上也直接住在哪里。然后每十天可以回家一天,到时候族里派车去将孩子们统一接回来往各自的家里送去。这样也能保证孩子们的安全!第二天一早马车再去各自的家里将孩子接上,送去族学里读书,大家也都能放心一些。”

        “这个好——更加安全一些。”

        “干嘛要在城外,在城里找个宅子不好吗?”

        “城里热闹,到时候周围都是吵闹的声音,肯定会影响孩子们读书。若是选那些僻静的地方——太过偏僻了些,就怕有什么危险的。在城外的庄子上,周围都是田地什么的,绝对安静,适合读书。到时候我们再轻请些护院来,一来是保证孩子们的安全,二来也是看着孩子们,别让那些调皮的偷跑出去玩什么的。”

        “成——”

        “逸哥儿想的到是周到。”

        “哪里是我想的,这些都是我夫人之前想到的。”

        “这王家的姑娘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嫡女,想的周到,也更加有远见。”

        他们薛家一族并不缺银钱,但是之前却从来没有谁想过弄过族学出来的,就是有谁家想要孩子读书的,也不过是送到书院里,最多就是在家里请个先生来的,例如之前族长一家就是自己请的先生。

        “还是族长有本事,给逸哥儿聘了王家的姑娘来。”

        之后众人也都跟着夸赞了王子胧几句,就听有人提起了族学的花费的事情。

        “虽说就凭族里祭田的出息足够支持族学的花费——只是这族学毕竟是我们这一房提出来的,若是全都推给族里,倒也不好。之前我跟夫人也商量过了,我们一房出一个铺子,不管族里是准备租出去赚租金还会自己经营,转来的利润全部都供给族学花销。而我夫人则说这族学的事情毕竟是她最开始提出来的,所以准备从嫁妆里出一个庄子,就是我之前说的那个,改成族学的学舍。”

        因为王子胧的提醒,不管是薛逸还是薛家老爷都不准备将族学的花费全部出了,那是族里的族学,又不是他们这一房的家学,他们为什么要将这个担子就这么担在自己身上。

        而因为薛逸刚刚的话——直接点出他们家出了多少东西,尤其是王子胧出的那个庄子还是她的嫁妆,直接堵了族里那些想要占便宜的人的话。

        “这样——剩下的银子就从族里出!”

        薛家三叔公是目前族里最老、辈分最高的人,也是族里的族老。

        现在薛家族长一支已经表明了态度,三叔公也开口了,剩下的薛家族人自然没有不同意的了。

        “对了——族学哪里我们还准备请个武师傅来,教孩子们习武。一来是为了让孩子们强身健体——毕竟科举最是熬人,每到科举年,贡院里都不知道要抬出多少书生来。所以让孩子们习武,也是为了让他们日后能够熬过科举。若是学问够了,身体没有跟上,多么可惜!二来——也是为了那些没有读书天赋的孩子们考虑。若有有那没有读书天赋的孩子——习武也是一条出路,到时候不管是想要进军营还是去衙门当个捕快都是一条出路不是。还有若是不想要习武——族里也可以送他们去学医,日后开个医馆什么的也是条活路。”

        这年头还是讲究什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所以能去学医也是个很好的出路。

        薛家族人里除了薛逸他们这一房是皇商,其他的几房多是守着家里的田地过日子的。

        所说因为有族里的祭田出息,再加上他们家有土地,日子都不难过,但是却也不过都是普通的老百姓。

        他们最好的一房就是三叔公一家子,将家里的土地租给了佃户种,他们一家子收租子也足够一家人一年的嚼用,然后年底分了祭田的出息,手里也有余钱。

        但是就因为一家子都不缺吃喝,所以一家子人在家里也没个正经的伙计。

        薛家三叔公还算是有远见,也可能是人老了什么的都看的明白了,也觉得他们这么一大家子这么过不是个事,可是他四个儿子都没什么本事,打发他们出去找个事做——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总不能去码头扛麻袋吧!薛家三叔公自己也舍不得。

        现在听薛逸这么为族里人着想,很多事情都给安排好了——薛家三叔公心里先同意了。

        还有薛家五房哪里——他们家里也算是在族里过的好的,家里的田地也是给了佃户种,然后一年多前他们靠着家里攒的银子,租了个铺子,做起了吃食的生意。

        算是现在手里也算是有余钱的那种,但是若是要他们自己供家里孩子们读书——那是没办法的。

        同时五房一家子做吃食生意,见得人多了,心里自然也是有些想法的。

        他们之前本来就想着要送家里的孩子去读书,只是五房当家的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也都给他生了孙子——这要送那个孙子去读书,却没商量出个说法来。

        现在族里建了族学——他们之前为难的事情,现在都解决了。

        至于其他的几房——就算是日子最难过的也不过是自己种地而已,都不是那种会饿肚子的人家,所以虽说有些心疼日后可能会少分些祭田的出息,但是想到日后家里孩子们都能有个出路,也就都同意了办族学的想法。

        毕竟按照族长一家说的,日后不管孩子有没有读书的天赋,族学哪里都能给安排个出路,这不比让孩子们在家里要强!

        就算是日后当个捕快——那也算是个出路,到时候族里若是肯使使力,当个捕头——也是很不错的!

(https://www.mbaoge.cc/47106_47106653/4094039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