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街亭开始 > 第124章 大军启程——回朝

三日后。

        今天已步入金秋九月,而且还是大汉将士班师回朝的日子,历经大半年的作战抗洪,他们的功劳可谓是丰绩累累。

        汉中城外,此次参战的十万人马齐聚于此,站在城头望向城下那排列整齐的军阵,真不由得让人啧啧赞叹。

        踢踏踢踏——

        只听城门方向传来战马踩踏地面那清脆的蹄声,  那是丞相麾下亲兵卫队在前开道,他们的精神面貌让人眼前一亮。

        早就在城门外等候多时的魏延等诸多将领见丞相率队出城,他们纷纷拽紧缰绳稳住战马,向眼前的丞相致以注目礼。

        腾——

        这群将士们见到丞相的身影,纷纷挺直身体,掌中的兵刃紧握在手,那眼中的光芒使人慷慨激昂!

        拂拂——

        燥热的天气逐渐被干燥的凉风所取代,西北的尘沙在这滚滚大风的席卷下漫天飞舞,  使得站在这里的军队掩上了一层轻薄的面纱。

        诸葛亮此刻被卫队簇拥缓缓向眼前大军走去,他座下的四轮车发出的轮轴声被风吟所盖,隐隐约约间还掺杂了一些神秘感。

        “丞相,诸位将军已在此处等候多时矣。”张胜伴在四轮车旁向坐在里面的诸葛亮提醒道。

        听到提醒的诸葛亮挥了挥羽扇,张胜见状会意,于是便策马上前越过眼前卫队人群来到众将身前。

        希律律——

        “诸君,丞相有令!返回彼此各部麾下,立即启程!”

        魏延、赵云诸将得到命令后,他们彼此之间面面相觑,然后示意传令兵向三军方阵传令,根据既定计划向成都启程。

        “步兵营为先驱,骑兵营拱卫中军,闪出道路护送丞相进入中军!”

        只听赵云转头向裨将颇为详细地嘱托大军返程排列次序,嘱托完后,那裨将便根据赵云所言传令去了。

        踏踏踏——

        踢踏踢踏——

        这时,不光身后的步兵在根据赵云的命令开始变换队形,他们眼前的卫队也都让出中间道路,使丞相进入中军队列。

        轮毂的滚动声在众将耳旁掠过,  沙尘依旧不减,所以眼前的视野清晰度就变得模糊不已,见到丞相的庐山真面目的那一刻已经距离他们不到二十步了。

        李休见丞相坐着四轮车被推过来的刹那间,他同罗羽一起策马上前,毕竟原来推四轮车的活就是由他二人来干的。

        “丞相!”

        “哈哈……如今汝兄弟二人皆加官进爵,本相这四轮车也就不须尔等再推矣!”诸葛亮朝着两人笑了笑,然后又看向其身后的魏延叫道,“文长,启程罢!”

        嗡——

        咚咚咚——

        随着他一声令下,城内城外军号手与战鼓手同时奏响他们彼此之间的乐器,整座城池骤然间被战鼓与号角声所笼罩。

        以魏延、袁綝、王平等将军为首的右军将领闪到诸葛亮的右身后队列中策马缓行;以赵云、李休、吴班等将军为首的左军将领则是闪到左身后队列中,与右列将军同排并行。

        踏踏踏——

        站在城头上的邓芝面色严肃,他没有跟随大军返回成都是因为他还要在这里照顾马谡,原本他是可以推脱的,可他并没有。

        而向朗因没有劝阻马谡当道扎营之事,被诸葛亮剥夺官职,因此他也被留了下来同邓芝一起照顾马谡,直到马谡醒来那天为止。

谷仐

        “伯苗,  为何不随丞相一同回朝呢?”

        “幼常如此状态,若离开此处,我岂能安心?”

        “哎……真不知道,幼常何时醒来。”

        “我更担心的是,幼常病愈后,彼要接受的是何种惩罚……”

        咚咚咚——

        城内的四面蒙皮大鼓被鼓手所击打出的声音铿锵有力,使得人平静的内心瞬间变得跌宕起伏、慷慨激昂。

        诸葛亮在众人的簇拥下抵至中军就位后,他回首想要看一看城头上的邓芝与向朗,可是却什么也看不见。

        “………”他皱了皱眉头又回过头来看向眼前被步兵堵塞的道路,“传令,大军启程,班师回朝!”

        说罢,各部传令兵将令旗握在手中,胯下战马片刻不停地顺着大军队伍的走向一路狂奔,他们彼此之间奔走呼号,传达着丞相的命令。

        “丞相有令,大军启程!!!”

        “大军启程,班师回朝!!”

        身为先驱的步兵营将士听到传令兵的口头传令,没有丝毫地犹豫,在本部将领的命令下,他们迈出了第一步。

        踏踏踏——

        很快,第一队起步的那一刻,身后的第二队、第三队也都纷纷跟在后面,他们的脚步错落有致,没有一人发出杂乱的声音。

        十万大军犹如一条巨龙般绵延百里,他们走在归途的道路上,脸上虽然严肃紧绷,但心里却是充满了喜悦。

        坐镇中军的诸葛亮感受着今天的凉风,不知为何,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但又很快恍然大悟,原来已经入秋了。

        “呵……老矣,老矣……”

        作为本次北伐最大的功臣李休自然是伴在丞相左右,毕竟他的身份现在还是亲兵校尉,得等到朝廷正式任命他才能脱离卫队序列。

        而坐镇后军的吴懿则是负责押送大军辎重粮草,以及在北伐当中犯下通敌大罪的张休。

        看着坐在囚车内的张休披头散发、默不作声,吴懿也不禁对他的现状感到可怜,但一想到他通敌叛国的罪名,那可怜的脸色顿时愤怒起来。

        大汉诸多将领全都在军中返程序列当中,那么问题又来了,诸葛亮最看重的人才姜维跑到哪里去了?

        “本相命其先行返程通知蜀郡太守张翼,请彼等于五天后出城迎接大军回朝。”

        张翼其人是蜀中老将,但因为他的性格有些飘忽不定,所以朝廷给他的定职一直都在武将与文官之间来回徘徊。

        有的时候前些日子还在外镇当将军,没过几个月就被调回朝中或者是地方当起了文官。

        不过在这几年他的地位还是挺稳定的,十年连续出任三郡太守,头任乃是梓潼太守,然后是广汉太守,现在是蜀郡太守。

        做官能做到蜀郡太守这个位置上,说明张翼的能力也绝非浪得虚名,只不过他还需要一个契机。

        “伯恭这几年来勤于政事,丞相下次北伐将其带上罢。”赵云想到张翼十年位居三郡太守之职,于是便想着提拔提拔他,“毕竟其本就是蜀中大将。”

        说到张翼此人,李休瞬间提起了精神头,他不就是那个同廖化在后期反对姜维北伐的张翼吗。

        “末将赞同老将军所言,张府君任太守十年,也该动上一动矣!”

        其实他这么说,也是因为自己的前提需要,毕竟举荐他为将,日后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小弟也说不定呢。

(https://www.mbaoge.cc/48_48806/3233331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