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职场 > 离婚后:我成了全职艺术家 > 第219章 欢迎仪式

胡天天一把将脸上的眼罩掀开,打开车窗,探出头,瞪着大眼看着小路前方的阵仗。

        “我滴妈,秦林,这是你要求准备的么?”胡天天一脸古怪。

        “你说什吗?”秦林加大了音量。

        实在是前面的锣鼓声、唢呐声太过震耳朵,以至于胡天天在那喊话他都听不清。

        胡天天趴过来,揪着他耳朵,没好气道:“这是不是你搞出来的?”

        秦林赶忙摇头,随即看向王兴达,但老王也是一脸懵逼。

        看着那红红火火的一帮人,虽说心中诧异,但那扑面而来的热情还是能够感受到的。

        “大家先下车吧!”秦林喊到。

        众人下车,村里的老乡们立马发出一阵欢呼,随即敲锣打鼓的走了过来。

        边走还边由两个小孩撑开一面红色的横幅。

        横幅很大,上面贴着几个十分闪眼的大字:“热烈欢迎大明星秦林来西王村做客!”

        秦林站在那发懵,脸上的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凌若琪几个女生在短暂的愣神之后,笑的花枝乱颤。

        秦林没有开摄像头,但周方泰他们却及时的架好机位拍摄,这热闹的场面,是多好的素材啊。

        然而这个场面,却让王兴达有些激动。

        当年他考上大学的时候,村里人也是这样的阵仗送他出行的。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颇为感慨。

        秦林一边笑着给乡亲们打招呼,一边不动声色的推了下王兴达。

        这会儿你感慨个毛啊,你是地主,赶紧说两句话,唢呐再这样一直冲着他吹,耳朵都要聋了。

        “乡亲们!”王兴达伸出双手,用当地的方言喊了一嗓子:“把客人拦在路口也不是个事儿啊,走走走,都进村……”

        随即,老乡们闪开一条道,嘻嘻哈哈的簇拥着秦林往村里走。

        “哎,家康,我不是让你低调么,你这搞这么大阵仗干嘛……”很快,王兴达就抓住了一个混在人群里的老人,有些埋怨道。

        “叔,低调是个啥意思……”王家康一笑就露出漏风的门牙,也不知是真装傻还是假的。

        按照王兴达的吩咐,本来是想弄个安静点的环境拍节目。

        谁曾想昨天村里有喜事,王家康颠勺给做席的时候没忍住说漏了嘴,结果很快就全村都知道了。

        秦林现在人气很高,村里又人人都有手机,当然知道这是个不得了的大明星。

        又赶上有小年轻结婚,来了一大帮年轻朋友,他们之前便有看《舌尖》,得知秦林要来村里拍节目,能不激动么。

        于是昨天婚礼的吹唱班子就被留下来了,搞出了今天这么个欢迎仪式。

        王兴达有些歉意的看向秦林。

        毕竟这消息肯定是闷不住的,别看村子偏,但以粉丝们那劲头,估计要不了多久这村头的小路就要停满车了。

        秦林虽然无奈,却也没有埋怨的意思,反而觉得一个老人喊王兴达叫叔,十分有趣。

        说实话,大部分综艺在拍摄的时候都会清场。

        这样的确会方便拍摄的进行,但说到底,综艺,最大的宗旨是全民娱乐。

        你提前清场了,反倒拉开了与民众的距离。

        这一点,不得不说,韩娱做的更好。他们的综艺经常就会直接上大街,还时不时会捉几个围观的群众一起做游戏。

        当然,以国内如今的背景,想要做到那一点,很难很难。

        毕竟在国内,明星的地位被抬得过高了。

        秦林给走在后面的赵秀君使了个眼色,机灵的小君也是赶忙拉着周方泰的几个小弟跑向后面的车,从里面抱出一箱烟,以及几箱包装好的徐记盐水鸭,挨个送给乡亲们。

        想必很多同学都在历史或地理书上看过晋省这边的建筑风格。

        以前有很多房子都是依着黄土建的。

        王兴达聊过,之前的西王村也是那样,但这些年发展快,村子早就被改造了。

        现在那一排排乡野小楼,看着也是赏心悦目。

        好不容易进了王家康的院子,秦林才稍稍舒了口气。

        有王兴达挨个嘱咐,除了王家康的几个徒弟,其他乡亲都没有跟进来。

        但还不待秦林等人放松,便见院子的墙头上冒出一个个脑袋,显然是搬凳子搬石头站在外面看,一个个笑嘻嘻的。

        “咳咳……秦林,这样行么……”王兴达直挠头。

        说实话,以王兴达一贯的表演风格,压根就没有综艺请过他。

        所以虽然进圈这么多年,今天这还真是老王的综艺首秀。

        他心中有些懊恼,生怕这种阵仗会耽误节目的拍摄。

        秦林笑道:“达叔,这种场面多好啊。你后面可是要跟我一起拍喜剧呢,这种嘻哈哈的气氛应该多体验。”

        说罢,秦林打量着王家康的小院子。

        院子极大,种着蒜苗、小青菜、韭菜,还养了十几只鸡。

        而院子里最显眼的,就是摞在一个平板车上的几口大锅。

        这显然是平时王家康给相邻几个村子做席用的。

        闲聊一阵,众人也是进入今天的主题,刀削面以及平遥牛肉。

        像大街小巷的面馆,厨房基本都是开放式的。

        坐到店里点一份刀削面,往往就能看到伙计一手抱着被面团包裹着的木杖,一手用刀飞快的削面。

        那被削下的长面片,就如同飞鱼一般落入沸腾的汤水之中。

        虽没有拉面的手法,但刀削面入口的口感却也十分劲道。

        而如何让面嚼着的口感好,刀削面在和面的时候就要些门道。

        《舌尖》这档节目,相比于吃,其实更注重做的过程。

        所以随着一个长板铺开,倒上几斤面粉,秦林跟着王家康一起,从和面开始体验。

        “王老哥,这刀削面用的和面过程跟平时在家里做馒头有什么区别?”秦林问道。

        “和面用的水要少一些,也要放些盐……”

        “那盐,水,面粉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啥?”王家康看向王兴达。

        王兴达道:“秦林的意思是问你,一斤面要放多少盐多少水!”

        王家康想了一下,自信道:“我也不知道,一直靠感觉。”

        墙头外围观的乡亲们一阵哄笑。

        秦林也是莞尔。

        其实很多人在学做菜的时候,看网上的菜谱中,都会写比较精确的材料配比。

        那对于新手来说,的确容易掌握和把控。

        但经常做菜的人,不会那么精确,还真有点王家康所说的,靠感觉。

        说白了,其实就是经验,你让做菜的人说个精确配比,他还真不一定能说上来。

        但随着王家康的操作,凭借秦林食神技能的眼力,还是能看出来,差不多一斤高筋面粉配三克盐,四两多水。

        秦林的食神菜谱中,也大概是这个配比。

        随后便是剥面,拉梭子,可以看到王家康的手法很快。

        因为水的配比少,若动作慢了,面就难以成型。

        王家康本以为秦林放面粉在自己身前只是做做样子,但他很快发现,秦林的动作似乎并不比他慢。

        而王兴达作为本期嘉宾,自然也是要全程体验,结果就是一团糟,远赶不上旁边两位那赏心悦目的手法。

        秦林本想调笑两句,但突然双眼一亮。

        自己不是要拍《少林足球》的么,薇姐演的那个功夫少女的角色,在出场的时候不就是用太极的手法和面么?

        想到这,秦林转头看向正在斗鸡玩的凌若琪,喊道:“你跟鸡较什么劲啊,赶紧过来学和面,咱那电影用得到……”

(https://www.mbaoge.cc/49_49879/3942943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