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满朝文武,求我登基 > 第137章 决定

第137章  决定

        小道士紧紧皱起了眉头,手中的信纸都被他攥紧皱起。

        阿义时说完对这场战争的预测之后,就闭起了嘴,眼神也不再盯着那信纸,反而望向屋内的二人。

        他明白,李彦成之所以写信来,就是因为‘胆小’,所以做出抉择的人将会是屋内的这二人。

        与小道长的愁眉不展不同,姜思乐丝毫没有被此事困扰住,在看完信后,还有心思乐呵呵的喝着茶。

        屋内变得寂静,小道士的思绪飞速运转着。

        他的身边,姜思乐和阿义时正无声的交换着眼神,气氛暧昧。

        “殿下,此事……此事还需问过陶老大人。”

        片刻,小道士给出自己的见解。

        他觉得这事,还是需要一个老成的人帮忙看顾谋划。

        但姜思乐摇了摇头,看着小道士面露不解,她细心的解释道:“你可看过朝廷对栾老将军的处置?”

        小道士愣了一下,点点头说道:“为老将军封侯,并在京中安置。”

        看着小道士还未反应过来,姜思乐叹了一口气后,缓缓说道:“不错。小道长你说说,若是栾老将军未被抓去,陶大人还肯造反吗?”

        说着,姜思乐拍了拍那信封,目光敏锐。

        “如今和朝廷已经进入了僵持的局面,若你是陶老,你会如何抉择?”

        小道士这才恍然,他站的太近,反而忽略了一些事情。

        陶啸陶知州恐怕是最想要接受和谈的人。

        如今老将军性命无碍,而且朝廷如此宽厚的条件,他怎么会不答应?

        若他真的来了,恐怕是会想方设法让姜思乐同意和谈。

        想到这儿,小道士苦着脸,只觉得这个抉择难之又难。

        “殿下若是有了抉择,直接告知贫道吧……”

        姜思乐笑着摇了摇头,她打趣道:“前些日子不是还嚷嚷着建功立业?怎么今日小道长就泄气了?”

        “孤的确还不知道此事如何是好——不过,作为孤的谋士,道长可要快点做出决断,也好青史留名。”

        说着,姜思乐继续低头饮下一口清茶。

        对于这件事,两边的选择看起来都还不错。

        姜思乐便将这个烫手山芋扔到了小道士的手上,她也乐的偷闲。

        小道士不可置信的看向姜思乐,这么重大的事情,就交给他?

        除了感到姜思乐的信任,小道士还有着几分无措。

        他自道也相信,将来凭借自己的能力肯定能在这个世界有一番用武之地。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么快……

        现在的他,已经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但小道士却再没有了从前那边夸夸其谈的从容。

        他紧张的开始盘算起来,他问了阿义时若继续打,将来应该的路线和需要的粮草自愿;他也走出了营帐去和那些操练的士兵交谈,甚至和那些为他们的部队提供物资的百姓交谈。

        姜思乐在一旁冷眼看着,她宛如在看一块美玉。

        原本粗糙的宛如石头一般的材质渐渐脱落,已经隐隐表露出美玉那种光泽。

        她知道小道士不会辜负她的期望。

        ……

        三天后,李彦成就接到了从季州传来的急信。

        那封信并不厚,但李彦成却感受到他带来的沉甸甸的分量。

        营帐内的所有人都将目光汇集在那封信上,汇集在他们的元帅身上。

        李彦成拆开信,匆匆浏览了一番,露出了轻松而又释怀的笑容。

        他笑着将这封信传阅给了身边的诸位将领,这些人如今都是他的战友、心腹。

        那些身披盔甲的将军们皱起眉头,眯着眼睛将那封信看完之后,有的人欣喜过望,甚至开始手舞足蹈起来;有的人却面色阴沉,心有不甘的握起了拳头。

        “元帅……咱们终于能回家了!”一位老将军的泪水不知不觉已然流下,他那稀疏的白发和眉头的沟壑诉说着他的年岁。

        “可,就这么撤军?”一位小将皱起眉头,一脸不甘心的一拳砸向面前的桌几。

        对于诸位将领隐隐分为两派,并且对立的情况,李彦成早有预料。

        本来他已经想好的说辞,但没想到公主在信中给他的理由要多的更多。

        李彦成故意收敛起面上的笑容,对着诸将表情肃穆。

        他先是拍了拍桌子,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吸收到自己的身上。

        之后李彦成扫视众人后,才开口说道:

        “你们想如何?还像继续打?”

        “马上就要到秋季了,田里面收割的粮食迟早成为官军的粮草。

        到时候我们怎么打?

        饿着肚子打的了仗吗?”

        这一番话,让不少将领冷静下来,低头沉思。

        看着这情形,李彦成长叹一声气,苦笑道:“你们不知,之前朝廷屡次派驻军往成州增兵,便是因为青夷即将来犯。”

        “先帝也是为了大夏做打算。如今我军虽然与青夷相合作,但难道真就要将大夏的领土送给那群青夷人?”

        说到这儿,李彦成只见得众将领群情激奋。

        接着,他将最重要也是最为理智的一条理由说了出来。

        “朝廷的要求,你们都看到了。不过是降降官职,等到来年打青夷时,如何怕建不了功,立不了业?”

        李彦成苦口婆心的劝慰道:“难道咱们真的要做大夏的罪人?如今新帝仁慈,和公主又有血亲。更何况我等本就师出有名,为了救老将军。如今朝廷已然妥善安置了老将军,我等也该就此收手。”

        小道士之所以如此选择,考量很多。

        除了农家的秋耕秋收、他更多了警惕青夷这个外地。

        在他看来,青夷借兵本就不怀好意。绝对有趁大夏内乱,入侵国境的打算。

        这让小道士万分警惕不得不防。

        除此之外,新帝的心性也很重要。若是如今登上帝位的,不是以仁厚闻名的姜奕,说不定。这一切都得另做打算。

        可能大夏就真的,将要改朝换代了。

        李彦成一早就认出了这封信是小道士的笔迹,所以他也很是高兴。这位曾经和他走过一段路的小道士,如今已然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谋士。

(https://www.mbaoge.cc/57050_57050854/11723260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