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200章 升任黜陟使

第200章  升任黜陟使

        陈青兕面对三人的拜礼,眼中先闪过一丝讶然,但很快就缓过神来,上前一一将三人扶起,各自说了几句勉励的话。

        三人这才拜别离去。

        便在陈青兕目送三人离开,准备回屋的时候,听到有人叫唤自己,回过身子,却是一位举止得体,文质彬彬的中年人,不过从他衣着打扮来看,是一位高门大户的管事。

        “陈先生,我家郎主请先生后日上巳节,游曲江以诗文会友。”

        他说着双手递上了拜帖。

        身后的周奎上前接过,递给了陈青兕。

        陈青兕随手打开拜帖,顺口问了一句:“你家郎主何人?”

        管事昂首带着几分自得的道:“我家郎主乃清河崔氏青州房嫡长崔公,崔信明。”

        陈青兕看着手中的拜帖,眉头忍不住一挑,这拜帖写得很有老前辈的态度。

        可他用的诗文不是韩愈就是李白,再不然也是崔颢、高适这些响当当的大诗人。

        这天在科举渐渐平息的时候,陈青兕再一次得到了李治的召见。

        萧妙宸见之莞尔一笑,她自是知道自家郎君的脾性,说道:“想不到时隔多年,竟是习性不改,依旧目中无人至此。”

        陈青兕只是笑了笑,李治态度如此决绝,傻子才跟崔信明一路,压根就不理会什么崔信明,将他无视了。

        李治看着下方的陈青兕突然笑道:“爱卿可曾想过你立此大功,朕会如何赏你?”

        陈青兕很违心的说道:“不曾想过。”

        上巳节这天,新科进士组团狎妓,在曲江池效仿古人,曲水流觞,将进士的格调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他自语的问了一句,望向身旁的周奎道:“你可认识?”

        陈青兕道:“怎么了?”

        自己这个主考官,也该到论功行赏的地步了。

        “邀请陈先生居然不亲自登门,以为自己是谁呢?”

        针对此次科举的成功,李治还下达了全新的命令,科举改为两年一试,对于考生也有了一定的限制。

        伱一言,我一语的低声议论。

        陈青兕将手中拜帖递给她。

        萧妙宸突然叫了一声。

        周奎来长安才多久,以他平素来往的圈子,哪里听过崔信明,带着几分憨厚的如实道:“不曾听过。”

        什么叫有余昔日风采?甚为欣赏?

        韩愈号称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唐宋八大家之首,便是苏轼、欧阳修对上他也得恭恭敬敬的称呼一声前辈,什么玩意?

        谪仙人李白不用说,崔颢、高适在诗坛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崔信明腆着张脸就来碰瓷?

        他说着就回屋去了,完全没有理会那个管事。

        李治不置可否,继续问道:“那你希望朕如何赏你?”

        一甲二甲直接录用,将李治推行科举的决心力度表现无疑。

        陈青兕步行入屋,正好遇上了自己的夫人萧妙宸。

        陈青兕再次毕恭毕敬的说道:“能为朝廷效力,于愿已足。不论陛下如何赏赐,臣谢恩领受。”

        陈青兕有些期待的作揖问好。

        各种声音传入耳中,管事面红耳赤,羞愧逃离。

        陈青兕略感错愕,但还是第一时间躬身谢恩。

        这科举已经结束了,还是大获成功。

        李治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朕先提拔你为朝散大夫!”

        “不管他!”

        看到这里,陈青兕满心不乐意,他自己真实有几斤几两,心中自知。

        “听名字有些熟!”萧妙宸略微蹙眉,显得娇俏可人,忽的一笑:“记起来了,听家父说过,此人确实极有才华,文章写的极妙。但为人蹇傲自伐,觉得天下人的文章不外如是,便自己赋诗吟啸。他出身高贵,为世人推崇,亦愈发自负,开始轻侮四海士望,被崔家族老禁足。郎君怎么提起他来了?”

        陈青兕不将此事放在心上。

        <div  class="contentadv">        “郎君!”

        张柬之、郭待封、徐彦伯三人一甲进士及第直接授予正八品的官,二甲进士出身授予九品官职,三甲同进士出身并未直接入用,而是由吏部登录在册,等待空缺任用。

        “君文有《师说》,诗有《黄鹤楼》颇有佳名,文采冠江南。在下昨日拜读,甚为欣赏。如此精妙诗文,有余昔日风采。不曾想这江南贫瘠之地,竟能孕育如君这般,与我中原俊杰媲美之士。正逢上巳佳节将至,特邀君一并踏青游玩,吟诗作赋……”

        为了避免考生质量参差不齐,以省试成绩为基准,考生无甲等,不可连续参加科举,得一丙以下者,五年内不许参加科举,两丙以下七年,三丙以下十年。

        “崔信明是谁?不曾听过?”

        陈青兕轻车熟路的就来到了李治所在的武德殿。

        “崔信明?”

        但现在隔三差五,陈青兕都会进宫。

        毫无疑问,此番科举改革,不论制度还是细节都圆满落下了序幕。

        科举本就是为了吸纳最优秀的人才,堪堪及格,甚至不及格的人,凑这个热闹有啥意思?

        随着制度的完善,以及影响力的提升,科举入仕的权重将会越来越高。

        ……

        “陛下!”

        萧妙宸在内屋都听到外边的骚动,出来看看情况,见是今科状元、榜眼、探花齐拜先生,心中欢喜,特地留下来道贺。

        陈青兕犹自有些不爽,见萧妙宸不免问了一嘴:“夫人可认识清河崔氏的崔信明?”

        李治常跟他说一些庙堂上的事情,听一听他的意见。

        萧妙宸犹豫片刻,笑道:“没什么,崔信明过于高傲,即便是五姓之中,也不为人所喜。郎君这般轻视他,只怕要被他记恨一辈子。”

        陈青兕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道:“我也不曾!”他看了一眼管事道:“回去告诉你家郎主,后日在下另有事情,抽不开身。”

        此时周边跟着张柬之、郭待封、徐彦伯一同而来的人还未走散,纷纷笑出声来。

        这朝散大夫是五品官,比他现有的官职都高一级,确实属于升官了。

        但朝散大夫就是一个文散官,没有任何实权,一般都是给人挂着,当额外奖励,多给一份薪俸。

        李治脸上的笑容突然隐去,一脸的肃容,道:“爱卿,朕暗中命你为黜陟使,你回去准备一下,即日动身前往灵州,去查一查那边的情况。”

(https://www.mbaoge.cc/97599_97599965/11626471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